网站首页
手机版

自从微信有了“看一看”,我连点赞都要做心理建设

更新时间:2024-01-16 21:59:54作者:优优

自从微信有了“看一看”,我连点赞都要做心理建设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自从微信有了“看一看”,我连点赞都要做心理建设这个问题,自从微信有了“看一看”,我连点赞都要做心理建设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1

There is a saying that who you socialize with defines who you are。

有一句话叫:你的社交关系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

微信7.0被称为“四年来最大的一次改版”,无论是其UI还是功能,都让许多被“自动升级”的用户引起不适。

首先,作为资深熬夜狗,我一直十分困惑为何微信至今未推出“夜间模式”,直到我看到这个又“白了一度”的亮瞎眼界面,突然明白了这是为了暗示用户早点睡觉的苦心操作。

另外,原本公众号文章右下角的大拇指点赞按钮,被改成了“好看”,而点了好看后,你还会看到一个温馨却近乎恐吓的对话框,噢我的老伙计,你推荐的这篇文章会在“看一看”被别人发现哦。我相信许多人在看到这个对话框的时候,立马就收手了。这直接让运营者的点赞率腰斩,网友纷纷直呼再也不敢随便点赞小黄文了。

“点赞变好看”,其背后的意义显而易见——让阅读更优质。你的每一个点赞的举动,都被纳入了微信看一看的推荐内容池,代表着你背后同等社会层级的那群用户的偏好、审美、价值观,让阅读更精准化、高质化。正如罗胖在2018的跨年演讲里提到,“用户在使用自己的社会信用”,依托在社会信用的内容自然会更加高大上。

02

The reason some people participate in workplace gossip in the first place is that they are afraid of being isolated。

有些人参与职场八卦的原因是:他们害怕被孤立。

然而,这对于辛苦码字的内容创作者来说,它背后的副作用实在有些大。

从动作成本来看,点赞后的温馨对话框直接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步骤越复杂,流失就越多。举个例子,你原本想捐助一小笔钱,捐助这个举动于你来说并非必要,在你萌生这个想法的时候,别人多嘴问你一句,“确定吗?”,我的天,这简直是个直击灵魂的询问,我连早餐吃什么这个问题都得想半天,我凭什么能确定?它直接击溃了绝大部分出于善意且耐心有限的用户。

而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心理成本——我推荐的这篇文章,会不会影响我的人设?

文章也是如此,我们不敢点赞,因为担忧自己“不正经”的痕迹被别人捕捉到,会顾忌自己的品味被嘲笑,就像自己隔着屏幕笑别人傻逼一样。如何判断文章的好坏,每个人的主观感受不一样,但总会有些社会标准。近日,有人提出了测试朋友圈”含咪率”的概念:指微信好友中,关注咪蒙公众号的人所占的比例,含咪率越高,表示朋友质量越差。一时间,类似的文章都成为常规笑料,人人得而唾之。

其实在吐槽它的过程中,究竟有多少人是出于“媚俗”而急于撇清关系,急于表示自己对文章的审美品味足够高雅?

03

People who share the same opinions as them are friends, otherwise they are enemies。

观点一致就是朋友,观点不一致就是敌人。

这里并非是对哪类文章的洗白,我从未读过咪蒙的文章,也实在是不喜欢这种文章,但这是出于我个人的喜好。我想说的是,最起码我们要让阅读回归本真。你所评判的文章好不好看,不能影响人的社会身份。你的一句,看这类文章的人都很low,本身就是一种很low的行为。

譬如,当社会舆论一致批判鸡汤,那最终每个人都会像皇帝的新衣一样,站出来表示自己不看鸡汤,坚决不能让鸡汤“污染”了自己的社会档案。我自己也写文章,也不敢写有过多正能量以及哗众取宠的内容,写了也羞于承认。所以,“看一看”的出现,极有可能导致最终社会对于文章审美的专政,但这种专政的审美是在进步还是落后,我们也不得而知。

文章的阅读本就跟读者当时所处的情境有关,在生活低谷的一刻,也会因为某句俗透了的金句而点亮人生的希望,这是无法标准化的,没有谁比谁更高级的说法。

先前有些读者加我微信聊天,他们似乎总觉得有跟我讨论文学的义务,其实我并没有特别热衷。探讨一本书是不是好书,我有一个肤浅的定义:我看得下去的就是好书。先前我也试过捧着一些豆瓣书单推荐的畅销书啃得痛苦万分,哪怕我知道读这些书可能会显得很高级,哪怕我觉得在自己的文章运用几个名言名句和名人案例会显得有文化,但我个人吸收不了的营养,我实在不想“装作很喜欢”。

前段时间马思纯把张爱玲的《第一炉香》写成“第一香炉”遭受群嘲,它反映的更可悲的事实是,我们为了人设,连对文字的欣赏都得学会假装和掩盖。

当人类用树叶挡住身体的那一刻,我们就不再真实,而阅读,可能已成为每个人遵从内心的最后的净土,我不希望我们最后连点赞都得变得小心翼翼。

There goes an old saying: We would rather fight with a sensible person than argue with an idiot。

有句老话说得好:常与同好争高下,莫与傻瓜论短长。

2、【免费外教课】

OK,关于自从微信有了“看一看”,我连点赞都要做心理建设和自从微信有了“看一看”,我连点赞都要做心理建设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